唐朝是科举制的完善时期,具体表现是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武则天时开始殿试,并进行武举考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唐朝完善科举制的措施具体是什么
为科举制的完善作出突出贡献的帝王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人。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科举制完善过程如下:1、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唐太宗提倡用人以德行、学识为本。为此唐太宗扩充学校,加强管理。管理中央学校的机构为国子监,其下有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2、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武则天特别重视科举,曾一连几天在洛成殿亲自测试贡举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复试者的名字糊掉而进行暗考,开了后世“殿试”和“糊名”的先河。武则天称帝后,还破例开了武科,即在科举考试当年同时进行武举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的可以任用为武官。
3、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时进士科转为兼考诗赋,而且诗赋成为最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科也成为唐朝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唐朝科举制的具体内容
唐朝的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 进士 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土两科最重要。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这推动了儒学在唐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统一儒学的形成以及儒学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
统一儒学的形成由官修《五经定本》、《五经正义》及几部私修经书共同完成。《五经定本》是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的,是一部考订《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五经文字的书,后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的统一课本。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