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和世界排名分别是多少呢?
大学的发展是动态的,不同的年份榜单排名不同,那么2024年山东理工大学最新软科排名第几呢?新高考网全国大学排名频道带你一起来看看软科(ARWU)提供的历年在国内国际排名数据情况:
2024山东理工大学软科排名(国内)
按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91位。
软科点评:农机车辆传统特色,国际经济双语教学。
附:山东理工大学历年软科排名变化一览表
2024 | 191 | -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普通本科 |
2023 | 208 | -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普通本科 |
2022 | 175 | -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普通本科 |
2021 | 191 | -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普通本科 |
2020 | 250 | - |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 淄博市 | 理工 | 普通本科 |
查看更多排名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山东理工大学软科排名不高,为什么这么低;也有些同学认为排名太高了,备受吐槽!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很难得到全部人的认可,我们在志愿填报择校时还是要多方了解,理性选择!
相关拓展:
山东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几名(2022-2024最新)
2023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各省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口碑_全国排名)
软科排名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其排名指标体系复杂,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相关指标所占权重高达44%+,科研能力相关指标所占权重约为37%+。
中国软科一直是在进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从它背后的机构就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我们看到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只不过是它全球大学排名的中国部分。
详见:软科排名是什么意思?软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新高考网)
山东理工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山东省 |
创建时间 | 1956年 | 博士点数量 | 一级:4,二级:0 |
硕士点数量 | 一级:23,二级:0 | 学校类型 | 理工类 |
所在城市 | 淄博市 | 办学层次 | 普通本科 |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山东理工大学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是几本?一本还是二本)。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特色专业5个,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万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省属高校前列,第三方评估机构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高,获评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53项,荣获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75篇,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先行意识抓机遇,以有解思维破难题,大力实施优势学科强化战略和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校地融合发展能力、文化引领社会能力,全面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教师发展体系、校院运行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