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aojio.com

贵州理工学院招生人数,贵州理工学院招生计划

贵州理工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1、环境优美,老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学术氛围浓厚,学校文明建设成果巨大。专业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注重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有很多外出实习的机会,就业范围比较广阔。

2、学校挺不错,冶金等理工类专业非常受欢迎,就业前景一直比较好。很喜欢学校的环境,当然除了宿舍楼,图书馆环境好,藏书丰富。专业有点大,就业方向比较广,销售类多,但大部分同学都是想从银行发展的。

3、学校很不错,有多个发展平台,发展空间也很大,师资力量丰厚,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和各类比赛,可以迅速提升个人素质。工程造价专业是我校就业率较好的一个专业,有建筑学与土木工程专业作为铺垫,师资力量雄厚。

4、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校园风景优美,图书馆储书量多,教室宽敞明亮。专业包含的方面比较大,种类较多。主要有关污水处理与化学方面。大多数需要设计作图。

5、学校的重点专业是重工业,学校历史悠久,培育出了许多人才,老师认真负责,是很好的钢铁学校。我很喜欢我的专业,老师认真负责,学校的设备齐全,知识与时俱进,不至于让我们落伍,我认为我们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互联网的运用越来越广,以后会发展地更好。

贵州理工学院最新介绍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在原贵州工业大学校址设立的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现在两个校区办学,老校区位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占地866.7亩,新校区位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博士路,占地约1757亩,规划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校区的建设。学校设置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9个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院校介绍

贵州理工学院于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是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对理工类应用型人才之需,在原贵州工业大学校址设立的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公办理工类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1月,成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地处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贵州省贵阳市,现在两个校区办学,老校区位于贵阳西南阿哈湖畔,占地866.7亩,新校区位于贵安新区大学城博士路,占地约1757亩,规划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新校区的建设。学校设置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19个学院。

 学校经过八年建设,逐步形成“重工厚理、强管兴文、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8个,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联合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培育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化学工艺。

 学校现有教职工916人。正高职称100人,副高职称295人,博士学历教师24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近30人;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共5人。

 学校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国家级教师团队,以及航空轻金属材料与焊接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果酒酿造工程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能源化学转化新材料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3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重金属原位调控与生态修复创新团队、智能优化与数据挖掘创新团队,隐伏矿床勘测团队等3个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绿色过程工程人才基地和贵州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基地被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为省级人才基地。

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