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收费标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收费标准1、学费
按江西省教育厅、财政厅及物价局统一核定的标准执行。学费标准为5000元/人・年,中外合作专业11000元/人・年。
2、住宿费
900元/人・年。
说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公办大学
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由于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一般不是很贵,普通类专业通常4000-6000元每年,艺术类专业通常8000-10000元每年,不过公办大学也有中外合作等部分高收费专业,学费通常2-3万元一年甚至更高到十几万;民办大学由于需要自筹资金,学费一般较贵,通常本科专业15000-20000元每年,专科专业8000-15000元每年,也有超过20000元一年的。
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国家助学贷款,毕业后分期还款,国家财政还贴息,也算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福利,在报考前最好先向学校咨询是否支持助学贷款以及办理贷款相关流程等事项。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湖南省2024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根据2024年湖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在湖南省的2024年最低录取分如下:文科最低录取分为34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25344名;理科最低录取分为30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93169名。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院校介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政府主办、省林业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学校地处的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城市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宜居宜学。
学校创办于1953年,是江西省老牌的职业院校。历经赣州林业学校、江西共大油山分校、江西省第一林校几个阶段,2002年4月,升格为高职院校并更名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首批升格的高职院校。2011年12月,升格为副厅级单位,是全省9所升格的院校之一。2015年起,开设应用技术型本科班,连续四年招收本科学生,本科生教育和管理进展顺利。经过67年的办学积淀,学校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西省高水平职业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已跻身江西及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前列。
环境优美
学校校园面积813亩,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学校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为目标,“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人在林中、林在校中、校在画中”式的森林校园。校园里现有各类树木千余种(其中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树种百余种),形成了15个树种区域和5个植物群落,绿化覆盖率达70%。学校还建设有生态湖、生态苑、生态长廊、立雪湖、立雪亭、求知广场、鲁班广场、名人广场等一系列校内景观以及全省高校中最大的生态科教馆,方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
条件优越
专业设置齐全。学校根据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学科专业设置。现下设林业学院、园林与建筑学院、工业与设计学院、商学院、通讯与信息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汽车与机电学院、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家具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有8个联合培养专升本专业、59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双高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示范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共23个,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6500余人。
师资队伍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2人,校外兼职教师 1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66人,博士及硕士学位的共31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426人(此数据来源于2024年状态数据)。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5名,省级骨干教师16名,国内外访问学者1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名,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团体担任委员以上职务的有15人。教师教学能力较强,现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1门;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立项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4本。
教学资源丰富。现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创客空间等各类教学及管理场馆,校内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127个,校外共建实训基地242个,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实训大楼已投入使用,投资7000多万元的新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现有校园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4.594亿元,实验实训设备总值6552.02万元。学校还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132家企事业单位,牵头组建了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职教集团,学校联合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著名企业组建了中兴通信学院、铁汉生态学院和中锐汽车学院等一批冠名学院以及“中核勘测班”、“铁汉班”、“华测检测班”、“左右家居班”、“京东班”、“香江集团班”和“TCL班”等30余个校企合作“订单班”,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丰富了教学实训资源、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