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及师资队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及师资队伍: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一)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1963.7~1965.6,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二十世纪60年代初,在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的江南古城——常州,现代……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
(一)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1963.7~1965.6,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二十世纪60年代初,在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的江南古城——常州,现代工业群正逐渐恢复生机,机械工业正扬帆起航,紧缺各类技术人才。1963年7月,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应运诞生。
建校之初的1964年8月,教职工仅10人。学校即借用位于虹桥北200米、怀德北路西占地仅约20亩、建筑面积仅约1000平米(15间)的常州重工业业余大学校舍(现金色新城东侧),在常州地区各工厂招收车工、钳工全日制在校生2个专业四个班100人,学制三年,实行一周上课、一周实习的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培养目标为工厂技术员。
(二)常州市机械中级技术学校(1965.6~1966.9,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经江苏省机械厅批准,更改校名,迁校于勤业桥堍米市河北的南河沿208号常州矿山机械厂旧址,教职工40人。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66间)。
学校改学制为四年,将原4个班合并为机器制造1个专业2个班,1965年8月,招收机器制造专业4个班,电机电器专业2个班共188人。
(三)常州市红大机械学校(1966.9~1968.8,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在1966年9月更名为常州市红大机械学校。
(四)常州市机械学校(1968.8~1969.12,隶属常州市革命委员会第三办公室)
1969年12月,市机械工业局撤走设备,教师解散,学生下放,学校停办。
常州市第九中学随之迁入办学。
(五)常州机械技术学校(1973.6~1978.12,隶属常州市机械工业局)
1973年6月,经上级批准,学校更名为常州机械技术学校,在常州北门外塘桥依托常州第二机床厂异地复办。
(六)常州机械学校(1978.12~2000.6,隶属江苏省机械工业厅;2000.6~2002.6,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1978年12月,学校更名为常州机械学校,并开始筹建新闸校区。
1981年5月,学校整体迁入新闸校区。
20世纪90年代,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学校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在校生由迁址时的200人发展到3000人,占地面积由塘桥的19.89亩发展到新闸的154亩。学校先后成为省重点中专校、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
2000年6月,因省机械厅被撤消,学校划归省教育厅统一领导。
(七)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2.6至今,入驻常州科教城,隶属江苏省教育厅)
2002年6月28日,学校由原常州机械学校独立组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10月,常州大学城新校区开工建设。
2003年10月,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学院主体入驻大学城。
学院现占地面积8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700多人。
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校共有教职工7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人,并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26人,博士学位教师6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428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497人,占专任教师的90.53%。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5人,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5人,江苏工匠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5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象2人。
本文标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及师资队伍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260546.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