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 《灰姑娘》的两个版本

2022-07-17 22:50:00 好学途 升学百科 来源:互联网

 

《灰姑娘》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 《灰姑娘》的两个版本:一、《灰姑娘》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我们都很熟悉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陪伴着我们小时候,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现在又陪伴着我们的孩子成长。童话故事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然而更多的时候,我……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一、《灰姑娘》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

《灰姑娘》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灰姑娘》的两个版本

我们都很熟悉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陪伴着我们小时候,陪伴我们慢慢长大,现在又陪伴着我们的孩子成长。童话故事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仅仅关注故事本身,而不去思索故事里面更深层次的东西。今天,我们以《灰姑娘》这篇童话一起来看一下童话故事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

《灰姑娘》这篇童话有两个版本,最为流行的一个版本出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这个版本中新增了南瓜、仙女和水晶鞋。曾有人认为,佩罗版本中的灰姑娘穿的原是毛皮做的鞋,只是在故事被翻译成英文之后,鞋子被误当作是水晶做的,导致了水晶鞋的出现。

另一个著名的版本出自格林兄弟。这个版本中,帮助灰姑娘参加舞会的不是仙女而是母亲坟头的许愿树。同时,两个姐姐想要通过把脚削掉一小部分的方式让脚穿上鞋子,以期骗过王子。两只小鸟提醒了王子,在故事的最后还把两个姐姐的眼珠啄掉。

二、《灰姑娘》的两个版本

这里我们看一下格林童话版本的《灰姑娘》。

故事的开始,很久很久以前,灰姑娘的母亲病死了,只剩下可怜的女儿。这是童话故事的典型开端,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这预示着故事的虚构性,是超时空的。故事都是开门见山,没有任何的铺垫与赘述,这样有利于孩子马上被吸引到故事当中来。

故事中的人物只是一个符号,是扁平的,类型化的,概念化的,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比如故事中的国王,王子,公主,王后等等。很多故事中的国王都是一样的,王子也没有什么不同,公主都是善良的,王后都是狠毒的。

故事继续发展,继母带着两个女儿的到来使得灰姑娘命运悲惨。故事直接点出继母和两个姐姐是坏心肠,童话故事里面的角色善恶分明,美丑分明,这对孩子来讲是必要的。对孩子来讲,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没有太多的灰色。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童话故事里面,主角的善良不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取决于他的处境,比如在《灰姑娘》当中,孩子们都会把自己认同为灰姑娘,而不会把自己认同为恶人,灰姑娘总是被继母和两个姐姐挖苦讽刺,要她干各种活,在这种情景中,孩子就会认为灰姑娘是可怜的,是善良的。同样,在其他童话故事中也是一样的,孩子们会不约而同的认为故事中的那个地位弱势的是善良的,是可怜的。会把自己认同为那个弱者。

故事接着发展,父亲到集市上问三个女儿要什么,两个姐姐分别要漂亮的衣服和珠宝,灰姑娘却要了在回家的路上碰到父亲帽子的第一根树枝。灰姑娘把树枝栽倒母亲坟上,每天到母亲坟上哭三次。童话故事中没有心理的复杂描写,只是把这种心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描写。比如没有写灰姑娘心里有多么的痛苦难过,只是写了她每天到母亲坟上哭三次。这样的描写更适合孩子。

这里面故事中经常提到数字三,比如哭三次,接下来国王为王子举办三天舞会,灰姑娘在第三天跑丢了鞋子,王子三次去灰

姑娘家里,第三次找到灰姑娘。我们会发现童话故事中有很多类似的情节。这样反复的描写是童话故事的一个特点,它便于故事的口耳相传,也便于孩子的记忆,能更好的记住故事情节。三次也更深的意味着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尝试,不会一次就成功的,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故事进入高潮部分,国王要举行三天的舞会,这时候出现了另一个角色,王子,这是一个拯救者,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童话故事中的王子都没有鲜明的特点,只是一个拯救者,比如说,我们把灰姑娘当中的王子和《白雪公主》当中的王子换一下,也不会有什么不可,各个童话故事当中的王子几乎是一致的,只是一个拯救者。王子和灰姑娘一直跳舞,到了第三天,灰姑娘匆忙之中掉下了水晶鞋。

故事的结尾大家都很清楚,王子为了找到适合鞋子的主人,来到灰 姑娘家,两个姐姐一个为了穿上鞋子把大脚趾削掉了,被小鸟发现送回来了,另一个为了穿上鞋子把脚后跟削掉,也被送回来了。只有灰姑娘穿上鞋子正好,从此王子和灰姑娘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里面的血腥场面,把脚趾削掉这是不是过于残忍,过于血腥,对于孩子来讲是不适当的呢。在此之前我也曾有这样的疑问,并且写了一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感想》一文,和读者们共同探讨故事当中的暴力和血腥是否适合孩子,今天终于有了答案。

童话故事中的所谓血腥暴力只是一句话的概括,而没有细节的描述,削掉脚趾没有出现血也没有疼痛的描写,对于孩子来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符合道德感与正义感的发展。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幼儿园的孩子,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一个被削去大脚趾,一个削掉脚后跟,你觉得她们可怜吗?孩子回答不可怜,因为她们太坏了。可见在孩子的道德发展中,恶人有恶报是罪有应得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童话中的大团圆结局,基本上所有的童话中最后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实中的人们也都知道,这只是童话中才存在的。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只在童话中才有,那么这对于孩子来讲,是不是一种欺骗呢?

我们都是听着这样的童话故事长大的,那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童话不美,要改一个结局才好呢?其实,对于孩子来讲,这是很有意义的,童话中直观可视的存在代表着善良是永存的,孩子都会把自己认同为主人公,这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都是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长大的,如果从一开始,成人就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假的,他们以后可能不会幸福,会吵架,会离婚,会分开等等,那孩子对未来没有任何美好的憧憬与向往,那他会带着什么样的向往长大呢?

童话中开头处于弱势地位的会在结尾颠倒过来,但是社会结构是不会变的,如此的结局也是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如此看来,童话中的团圆大结局是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的,这对于幼儿的道德和情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标题:《灰姑娘》的特点和对孩子的启示 《灰姑娘》的两个版本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243454.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