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高考录取状态有哪些

2022-07-17 22:38:00 好学途 升学百科 来源:互联网

 

2022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高考录取状态有哪些:一、2022高考志愿填报建议(1)准确定位考生拿到高考成绩后,首先要定位自己可以报哪些学校?要准确定位,考生可以参考易高考网站的数据,主要是高校录取的数中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一、2022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1)准确定位

2022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高考录取状态有哪些

考生拿到高考成绩后,首先要定位自己可以报哪些学校?要准确定位,考生可以参考易高考网站的数据,主要是高校录取的数中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等,这三种数据对考生来说,平均分最有参考价值。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顺序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既要考虑“冲一冲”,也要考虑“稳一稳”,更要考虑“保一保”,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易高考网站已经根据院校的录取概率分清各个梯度。

(3)尽量将平行志愿填满

由于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多所院校,建议考生尽量将所有院校志愿填满,考生如果少填一个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档机会。

(4)一定要填好保底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是志愿填报过高,档案投不出去。

(5)注意招生学校和招生专业的特殊要求

如身体条件、性别、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院校招生专业要求,考生不要填报。

(6)建议考生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每所院校大多数可以填6个专业,还有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

(7)注意专业冷热搭配

实行平行志愿后,很多学校录取考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缩小了,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可能出现“爆棚”现象。建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拉开专业落差。如果首选学校,要适当降低专业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则要适当降低对学校的要求。

2022高考填报志愿常见误区

很多大学官网上都有招生简章,有些大学有特殊专业录取要求,甚至有“志愿清”等政策,填报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大学校名基本上都是“地域+学科性质+学校”组合的,而随着近几年高校改名风的狂热,常常给考生带来两大常见错误:

其一:学校弄错,很多学校名称相似,报考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等等。

其二:地方弄错,很多学生常常以为前面带着“中国”两个字的学校在北京,挂着省名的大学在省会,其实不是,比如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四川文理学院在达州,湖南科技学院在永州等等,千万不要一心想去某些城市,不料跑到都没听过的地方去。

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高校时,往往会参考高校历年就业率,按照就业率高低选择学校,千万别相信什么就业率一说,每年高校毕业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填写就业协议,学校根据就业协议来统计就业率,而就业协议有很多同学就当时并未就业,所以千万不要参考就业率,没参照意义。

2022高考填报应该遵循哪些规律

不要错过规定填报时间

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上网填报视为放弃填报志愿。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以不受次数限制上网填报或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为截止日下午5时,过时将关闭网报系统,不能填报或修改。

首次登录要改初始密码

考生本人对自己的密码负责,务必要妥善保管好密码。若忘记或遗失密码,可以凭准考证和身份证向县市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恢复初始密码后,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更改。密码设置不能过于简单。

上网填报有时间限制

考生每次登录网报系统后填报时间为30分钟,应在30分钟内完成志愿填报,若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填报或修改,可以在15分钟以后再次登录网报系统。

记住“保存”和“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完成、检查无误后,一定要点击“保存”按钮,将填报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网报系统。在填报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离开计算机时,一定要选择“安全退出”,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避免密码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避免草率填报、多次修改

高考志愿的重要性决定每一位考生必须慎重填报每一批次的每一个志愿,先填写志愿草表,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对照拟好的志愿草表在网上一一填写,不容易出现错漏。

省招办表示,在网上草率填报、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现失误。

不要在截止前集中填报

从往年网报情况看,考生如果在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之前集中突击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会导致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结果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

二、院校专业组如何填报志愿

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报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院校专业组”模式则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组。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组,专业调剂限于同一专业组内调剂。

在高考当中考出高分,这是想要在院校专业组录取模式之下取得成功的关键。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原来的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还是院校专业组平行投档模式,本质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数优先,专业优先。

分数是决定投档成功与否、志愿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分数高那就意味着你投档的机会也就越大,第一志愿满足你的专业需求也就越大。

要在填报志愿之前充分了解到各高校院校专业组所要求的首选科目和再考科目。有的院校专业组的专业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首选科目还对两门选考科目做了要求,相当于三门科目你都要符合条件才能够去报考。所以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对所想要报考的学校的首选科目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否则的话你在报考的时候很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专业、学校和地域,要科学取舍

专业优先原则

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欢数学、或物理、或外语……等等。那么报志愿时就要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出发,在分数有可能达到的范围内,进行排列组合。

如:专业——学校——地域——职业,再根据其他方面的个人喜好,进行优选,最后,按照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专业的顺序即可。

高考分数较低的考生

如果考生的分数只是能考取一般应用型大学,特别是民办学院或者高职专科,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

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也就是说,当毕业后求职找工作时,靠的就是这专业的一技之长了。

学校优先原则

成绩优秀的考生

如果成绩优秀,能上名牌大学的话,那么报志愿时可考虑遵循学校优先原则。

因为,本科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倍加重视。

成绩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这样的考生,什么学科成绩都不突出,没有最强的,也没有最差的。往往什么专业都可以,那就可以考虑把学校放在首位。

地域优先原则

如果在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没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优先吧。

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

三、高考录取状态有哪些

1、“自由可投”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5、“预录取”

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6、“录取待审”

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7、“录取”

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高招录取流程

投档,网上录取:市高招办通过网络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传送到招生院校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投档比例一般不高于120%,招生学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决定录取与否,电子档案包括考生登记表、体检表及综合信息。

高校招办阅档:高校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并阅读。

预录及补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名和专业志愿进行预录和预退,考生档案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处于同一批次所有招生学校在同一时间里,都审录同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即同批录取学校都先审录第一志愿,结束后再同时审录二志愿考生档案,以此类推。结果通过网络传给市高招办。

录检:市高招办对结果进行检查审核,如同意则确认录取结束,有异议则传回高校商请复议,直至结果双方都接受,再确认录取结束。如需二次投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00%。

补录:在录取工作中,若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根据情况将重新征集考生志愿。

打单:市高招办打印《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新生花名册,加盖市高招办录取专用章后邮寄给高校。

通知:高校填写《录取通知书》,与《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一起通过邮局寄给考生本人。

 

本文标题:2022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高考录取状态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235088.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