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怎么样?

2022-07-12 23:11:00 好学途 资讯 来源:互联网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怎么样?: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怎么样?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成立于1960年3月。1955年为落实毛主席“用25年时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指示,中共中央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怎么样?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成立于1960年3月。1955年为落实毛主席“用25年时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指示,中共中央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国家成立了农业机械部,各省(市)陆续成立了农业机械局(厅),北京市1959年成立了农业机械局。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支援农业建设,在全军发起了“支援农业合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募捐”活动。国家将募捐款,在全国建设了40个拖拉机站、10个拖拉机修理厂、1个农业机械学校即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

学校介绍

学校成立初期,校址在丰台区南苑,校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农业机械局。

校舍筹建过程中,学校曾借用北京农机学院校舍办学。1960年秋季迁入南苑红房子。1966年9月,学校多数人员下放“五七干校”劳动,学校停办。1973年初恢复办学,校址设在昌平县南口葛村,改名为“北京市农业机械技工学校”,学生同年5月份入学。1974年10月,学校迁到当时的昌平县中越友好人民公社二拨子(现址昌平区回龙观镇二拨子),占地面积24亩。1975年5月首批技工学生毕业后,学校又停止了招生,直至1977年都以开办各类短期培训班为主。1977年11月恢复中专,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并于1978年暑期正式招生。技工学历班1978年1月再度招生。1979年以后,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占地面积扩大到近70亩。根据中共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京农发〔2000〕27号)文件决定,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于2000年8月15日整建制划归北京市农业局。在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学校又于2004年12月26日整建制并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5年1月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改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

学校历史沿革

从一九六○年三月创建到二○○五年一月,学校发展历程共经历了六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时期(1960年3月—1961年10月)

第二阶段 北京市农业机械局训练班时期(1961年11月—1963年7月)

第三阶段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技工学校时期(1963年7月—1969年11月)

第四阶段 北京市农业机械技工学校时期(1973年5月—1980年3月)

第五阶段 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时期(1977年11月—2004年12月)

第六阶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时期(2005年1月—今)

学校机构变动概况

1980年以前,学校机构有:政工科(含团总支、工会)教务科、行政科、办公室。

1981年—1984年9月,学校调整和增加了机构设置,设有党总支办公室(原政工科)、人事保卫科(由政工科划出)、办公室、行政科、教务科、团总支。

1984年9月,在学校党委成立后,机构逐步增加,调整为: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劳资人事科、工会、团委、学生科、职大(教务处)、教育督导室、校办工厂、财务科、伙食科、总务科、基建维修科、基础教研室、农机化教研室(专业科)、机电教研室(专业科)、计算机教研室(专业科)、财会教研室(专业科)、文秘、德育教研室、网络中心、中心实验室等。

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学校的机构设置为:党政办公室、人事劳资财务科、工会、安全保卫科、教务科、农机化教研室、机电教研室、财会、文秘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基础教研室、网络中心、教育督导室、学生科、团委、招生就业办公室、总务科、技能培训科。

教职工基本情况

随着中专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师逐步增加(并根据教学需要外聘教师),行政后勤人员通过退休等自然减员逐步压缩(根据需要在一些岗位招收临时工作人员)。教职工队伍始终控制在人事局下达的200人编制之内(含临时工)。

评定职称情况

1988年以来,国家恢复职称评审工作,1988年至2004年,有39名同志被评为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政工师,许多同志成为学校科研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

重大改革情况

1990年底,学校按照北京市政府要求,中专实行“领导体制、教职工聘任、结构工资、岗位责任制”四项配套改革。该校从1991年初开始具体落实市政府精神,在领导体制上学校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实行了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和教职工结构工资制。

学校首先调整了科室机构和职能,理顺关系,实行中层干部竞聘和职工岗位聘任。中层干部两年为一个聘任周期,明确本科室的职责范围,与校长签定聘任合同。其他教职员工岗位聘任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采取自愿报名,逐级聘任的形式,每年聘任一次。

在岗位责任制方面,学校每年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一项一项的分解,落实到政工、教学、行政、后勤、学生口。由各主管领导再落实到科室、直至每个具体岗位。校长与各科长签定年度工作承包责任书,科长与每个人签定责任书。为了落实承包任务书和责任,学校具体制定了40条考核项目,由党委办公室、教务科、督导室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与每个人的岗位工资和年终效益奖挂钩。采取这些措施后,职工责任感增强了,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经费使用方面,学校根据财政下拨全年经费数额,结合科室承包任务下达各科室年度经费使用计划。其中重点项目建设,设置专项经费。

虽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但学校正式职工人数始终控制在150人左右,行政和后勤职工逐年减少,一线教师及教辅人员逐步增加。截止到2004年12月,学校正是职工为146人。

在结构工资方面,学校逐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在档案工资的基础上,增加了岗位工资,年终设效益奖。结构工资和效益奖的发放与科室的承包任务和每个人履行职责的考核结果挂钩。由于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了学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办学情况

1978年至2004年专业设置情况

1978年—2004年学校先后设置过19个中专专业。其中1978年开设农业机械化专业;1982年增设机械制造专业;1983年增设企业管理专业(财务会计);1988年增设理化实验技术专业;1994年增设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汽车、拖拉机运用与维修专业;1995年增设了文秘与档案专业;1997年增设了汽车运用工程专业;2000年增设了现代农业工程、计算机(营销与服务)、网络技术三个专业。2000年对部分专业方向做了调整,将文秘与档案专业改为文秘与档案(办公自动化方向);将企业管理专业(财务会计)改为会计(电算化方向);将汽车运用工程改为汽车运用工程(电喷技术方向);将机械制造专业改为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方向)。2001年又增设了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2年新增农业现代设施专业;2003年增设物流管理专业;2004年增设了农副产品检验与加工、汽车商务两个专业。

1978年至2004年历年招收中专生情况

1977年该校正式恢复中专学校,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时期(1978.7-2004.9)累计毕业和招生9560名中专学历学生(不含2005年以后入学的学生)。

1978年以来中专毕业生就业概况

1977年恢复招收中专学生以来,总体上就业形势是好的。尤其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十几年,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社会上人才极缺,学校招生数目小、专业少,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北京市各区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抢着要学生,甚至有的单位以给学校赞助费名义争取分到学生。如财会专业,在北京市财政局的支持下,该校是北京市中专学校中最早设置此专业的学校。当时的财会毕业生50%分配到农机系统,50%分配到市财政局系统。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财会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学生就业分布也越来越广,学校的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该校被评为北京市中专重点校、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后,仍然始终保持了好的分配形势,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这些学生经过实践锻炼,多数成为单位的工作骨干,其中很多通过再进修取得了大专、大本甚至研究生学历,还有部分毕业生成为机关、乡镇、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

市级先进个人

该校1978年以来有多位同志在学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岗位上积极努力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局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其中,有部分同志被授予北京市级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主要精神文明成果

①单位(获局级以上荣誉称号)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形势的快速巨变,该校从1977年步入正轨以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多方面获得荣誉称号。

1994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农口系统先进教育单位;1995年至1999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北京市农机总公司系统文明单位;1997年至1999年度连续三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昌平区军民共建标兵单位;首都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2000年7月被评为首都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标兵单位;2001年被北京市农业局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1995年——2004年,学校连续十年被评为昌平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并多次获奖

1987年参加北京市中专足球赛获得冠军;1990年参加北京市中专杯足球赛获得冠军;1993年参加北京市中专第21届田径运动会获女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1994年参加北京市中专第22届田径运动会,男子、女子团体乙组分别获得第二名;1995年参加北京市中专第23次田径运动会男女甲组团体总分均获第二名;1996年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足球运动委员会授予“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1991年参加北京中专“艺海”杯器乐比赛获一等奖;1998年参加北京中专第12届“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获器乐类一等奖;1999年参加北京中专“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获器乐类二等奖;1999年9月在迎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演练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奖;2002年参加北京市中专第30届田径运动会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评为“贡献奖”。

③建校以来发展党员情况

学校党委一贯重视党的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和组织发展工作,注重吸收优秀教职工和学生入党。各党支部每年制订发展计划,党委严格把关。据统计从1975年—2004年底共有47名教职工、113名中专生、16名职工大学的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④论文及科研成果

学校教职工尤其是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科研工作,撰写论文、研究课题,参加北京市各种技能比赛。据不完全统计,仅1992年至2004年,就有70余篇论文发表在局以上刊物或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004年10月该校师生参加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年轻教师杨森香带领吴晓倩、岳颖、张宏霞、刘超4名学生参赛,取得了多媒体制作员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5人均获得了技师资格。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①征地

为扩大办学规模,学校自1979年以来曾五次征地,扩大校园面积和建筑规模。1979年7月学校征用了8亩二拨子村民的自留地;1980年5月征用了二拨子村的20亩麦子地改造为操场;1982年开始征用了回龙观村的土地若干亩;1994年4月和12月又征地建设了实习工厂、农机大棚和加油站。校园面积从1974年占地面积24亩增加至今天的近70亩。

②建设

为适应学校不断发展和壮大的需要,该校从1980年开始着手抓基建工作,向上级争取或自酬资金搞建设,提高办学硬件水平。

1980年学校第一座教学楼竣工,教学楼共4层,建筑面积 3215.8平米;1981年底学生宿舍楼竣工,此楼四层,建筑面积2542平米;1983年8月一座4层的实验楼竣工,建筑面积2558.2平米;1985年8月又竣工一座4层的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 2561平米;1987年1月一座5层的综合楼竣工,建筑面积3790 平米,此楼作为学校领导和行政、后勤的办公室。综合楼的西侧配楼为图书馆、阅览室等;1991年9月学校1号家属楼竣工,此楼共6层,66套,建筑面积3731.4 平米;2001年学校2号教学楼竣工,共6层,建筑面积2343平米,同时将1号教学楼的加高1层改造为5层;2002年5月,学校2号家属楼竣工,共6层,36套房,总建筑面积3937平米,此楼的竣工基本解决了2004年以前在岗职工的住房问题。此外学校还陆续兴建了职工食堂、实习工厂、锅炉房、配电室、浴池和茶炉、车库、翻建了礼堂等配套设施,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校快速发展时期(1990年—2004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1990年开始对中专学校评估。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从1977年到1990年,虽然已经恢复了十多年,但由于多种原因发展速度并不快,学校环境很不理想。1991年北京市高教局中专处对该校评估时,认为学校许多方面办学条件不合格。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高教局和专家的意见,当时的校长汪治中同志、教学校长王德超同志等领导将专家的意见和评估条件压在玻璃板下面,亲自带领各科室和学校评估小组的同志对照评估条件和专家的意见下功夫逐条改进,并严格把关。

1992年,国家农业部对全国农业中专校评估,在上级的支持和学校领导、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该校被评估为a级二等。

1992年10月,北京市高教局对该校的办学水平进行复评。批准该校为b级二类学校。1994年10月,北京市高教局中专处带领专家再次对该校评估后,批准该校为北京市中专重点学校(即b级一类、中专骨干校)

1997年10月,北京市教委对该校教务管理水平进行了专项评估,受到一致好评,结论确认为A等。学校以此为契机,继续全面整改,并努力争取北京市高教局和北京市财政局的支持,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各方面特别是硬件的办学条件,向北京市中专示范校和国家级重点学校奋进。

1999年北京市教委组织教育专家于11月再次对该校进行评估,2000年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文件,确定该校为技术类北京市普通中专示范校。

1999年底,国家教育部对学校进行了评估抽查。经过教育部组成的专家和参加评估领导小组评选,2000年6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文件, 京教职[2000]010号 “关于公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该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北京市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市36所试点中等职业学校网络建设(包括硬件建设、校园网与外部连接、校园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该校被评为a级。

2004年5月北京市教委专家组对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进行专业评估,该校的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特色专业。

2004年9月国家教育部授权北京市教委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复评。经过复评再次认定该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合格学校。

从1990年到2004年短短15年的时间,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发生了较大的飞跃,北京市教委的领导、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参加评估的所有专家都对八一农机学校的变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的知名度在同行业得到认可,本市及外省市许多学校到该校学习取经。

学校被评为北京市中专示范校和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后没有停步,党委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和中层干部会研究专业改造问题。结合市场的人才需要和学校的实际,调整或增加了部分专业,如机电设备维修调整为机电一体化方向、财会(电算化方向)、汽车(电喷技术)、文秘(办公自动化);数控专业、农副产品加工、物流等专业。评为国重学校和调整专业后,该校的招生和分配继续呈现好的形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1997年开始每年招收中专学生数在700—900之间,在校学生总数到2004年底达2300余人,学生班级50多个(不含分校)。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时期

(2005年1月—今)为整合北京市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决定北京市农业局所属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并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4年12月26日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下发文件(京政农发〔2004〕75号)将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整建制并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5年1月20日北京市农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有关领导到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宣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决定。

2005年1月26日,经学院领导研究决定将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

2005年2月25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院长助理、纪委副书记、监察处长张金柱同志到分院宣布了学院党委关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领导班子任职决定》,同时宣布原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工会改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分工会、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团委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团总支。

2005年5月25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文济、院长王振如、党委副书记党明、副院长周广和、李俊英、杜宝德等领导来到清河分院举行揭牌仪式。院党委书记周文济、副书记党明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揭牌。王振如院长讲话。

清河分院自2005年1月并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后,在院党委和党总支的领导下,从领导班子到全体师生,上下呈现了共创和谐氛围,共谋学院发展的大好局面,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逐步向高校办学标准靠近。2006年以来分院增加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同时增设了三个五年一贯制专业;继续保留了原中专办学层次。

为不断适应高职办学的需要,清河分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改造力度。2005年对礼堂再次进行装修改造、2006年修建了塑胶运动场、2007年对综合楼进行了精装修、2008年初完成了数控实训中心的建设,暑期装修了1号教学楼,还将改造校园路面和校门。

在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学生机器人兴趣小组在北京市和全国的高、中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创新奖2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31个;职工大合唱在学院庆祝“七一”活动和庆祝教师节活动中,以激昂高亢的声音得到领导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学院科技文化节的书法、大合唱、小品等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几年来,清河分院紧紧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竭尽全力做好各项的工作,为学院申办国家级高职示范校而不懈努力。我们坚信,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这个大家庭中,过去的老八一农机校在分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保持和发扬以往的光荣传统,继续不断努力奋斗,清河分院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北京市八一农业机械化学校怎么样?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209468.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