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2022-07-04 02:27:00 好学途 升学百科 来源:互联网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其实“春秋”时期也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出来的,在当时并不存在。春秋二字的来源,源于孔子整理的鲁国史书《春秋》。“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这两个具体的事件,就成为了东周……好学途www.vaiok.com)小编为你整理了本篇文章,希望能解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春秋”时期也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出来的,在当时并不存在。春秋二字的来源,源于孔子整理的鲁国史书《春秋》。“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这两个具体的事件,就成为了东周由春秋阶段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

要讲明白这一关系,必须先了解一下周朝。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也是从古至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跨度约有800年。即便鼎盛的唐宋时期,也没有周朝存在的时间长。唐朝289年,宋朝319年。

在800年的时间跨度里,周朝先后也分为了西周和东周。和历史上的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一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推翻了商王朝统治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镐京在现在的西安附近,于是称为西周。

到了周王朝的第十二任国王姬宫涅(史称周幽王)时期,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黜了申后及申后之子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也就是申国国君申侯,咽不下这口气,随后勾结了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镐京,杀掉了周幽王。

周幽王死后,废太子姬宜臼在申侯和鲁国国君、许国国君的拥戴下称“王”,是为周平王。周平王继位后经过战乱的镐京一片狼藉,于是向东迁徙来到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

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平王东迁”,也是周王朝西周和东周的分界线。因洛邑在镐京的东侧,故称为“东周”。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春秋”和“战国”,都是东周时期的事。

周平王东迁后,虽然依然保留着周王朝的势力,但是无论国土面积和经济实力都大幅缩减,综合实力也弱小了不少,影响力甚至比周边的诸侯国还要小。这时候的天下已经不是周王室的天下了,而是诸侯并立的一个时代。

东周建立于公元前770年,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另一条平行线进入了“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历时295年,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春秋时期诸侯国相继繁荣,先后出现了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分别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

为什么这一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呢?

其实“春秋”时期也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出来的,在当时并不存在。春秋二字的来源,源于孔子整理的鲁国史书《春秋》。

因为历史跨度长远,且那时候的文字记载就是写在竹简上的,后来都遗失。当时诸侯国所记载的史料,也都不复存在。唯独鲁国的《春秋》因为被孔子收录在教授弟子的“六经”之中,才得以保存。

《春秋》虽说是一本史书,但是他的记载非常简单,是一本“提纲式”的史书。结构简单得仅用“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人、发生何事”来记事。整体上看,《春秋》体现的还是周王朝礼仪之下的“尊王”的正统思想,因此,后世用“春秋”二字代表了这一时代。

紧接着发生的两件大事,打乱了当时的诸侯割据,也撕破了周王朝制定的诸多礼制。这两件大事分别是“三家分晋”和“田氏伐齐”。

晋国,在春秋时期是不可一世的诸侯国。后因晋国国君大肆屠杀公族,使得六卿势力崛起,韩赵魏就是其中的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王以周天子的身份任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标志着晋国完全被瓜分。

当时齐国也是诸侯强国,齐国最初是姜子牙的封邑,所以以姜为国姓。当时田氏掌握着齐国的大权,公元前386年,田和将齐康公放逐于海上,自立为君,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齐国正式成为田姓江山。后来田和也接受了周天子的册封,成为齐国正式的主人。

所以,“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这两个具体的事件,就成为了东周由春秋阶段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

战国时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结束。

这一时期之所以称为“战国”,也是取自一本书名,那就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的是游说之士进行的策略活动。它并没有采用叙事的方式,而是将同一时间内各国发生的成功的案例进行整编。不管用什么手段策略,也不管是不是僭越了“礼乐”,只要你成功了,就值得称赞。显然,在各国争强的时代,人们最喜欢这种思想。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总之,《战国策》强调的是计策谋略的运用,体现的正是“礼乐崩坏”这一状况,与“春秋”有着鲜明的对比。这个名字用在这一时期再恰当不过。

 

本文标题: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www.vaiok.com/a/163550.html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是朋友就给他提供帮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